香港及台湾三位学者认为,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再次对外开放门户,是否能吸引海外华人的归心和认同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这三位学者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社会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郑宏泰、香港天大研究院院务主任孙文彬及台湾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何彩满,在2014年第二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提呈的共同论文“马港华人家族史:李孝式与何世礼个案比较的启示”,这么指出。
分析李孝式何世礼个案
对海外华人及其家族而言,20世纪的关键转变并非辛亥革命结束帝制,而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奉行共产主义。加上冷战时期对中国大陆的“贸易禁运”,扭转了不少海外华人一直只视移居地作为临时居所的观念,促使他们将个人或家族的发展目光,投放到移居地之上,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大陆的归属感与身分认同,令海外华人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出现巨大的转变。
而这两位人物都有类似的背景,两位都是在中国出生、留洋、后到香港发展,最后分别在台湾及马来亚定居。
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两个家族及其后代也逐步恢复和大陆的接触交往。
“中国大陆在恢复与世界交往接触之下,当年无数本来与中国大陆不再来往的海外华人,又恢复了昔日的接触交往,中华大地是否能不仅吸纳海外华人的投资,同时吸引他们的归心和认同呢?”
实用性受限 马来西亚国文马来文恐遭英文“架空”
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研究员王国璋博士说,我国虽然极力维护马来文的象征地位及其文化价值,却逐渐架空马来文的实用性,代之以英文。
“马来文的国语象征地位及其文化价值不变,国家甚至会刻意一再强调,但在社会日常的实际运作上,却可能沦为一个相对低阶的语言,即限缩其语文功能,语言功能进一步萎缩。”
他在主讲“后数理英化政策的马来西亚华社:英语、华语及马来语的功能转变”时,这么说。
华文也被边缘化他说,华语在工商界里,在以华商为主题的中小企业里仍占一席之地,但公司规模越大,其语言地位则越边缘化。
“无论如何,除了必须与政府官员打交道之外,都少使用马来文,反而华文的使用量虽然低于英语,显然地高过身为马来西亚国语的马来文。”
金融业英文为主王国璋补充,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银行及金融领域,高层阶也只有少数马来人在会议上使用马来文。
询及马来文是否会沦落到像爱尔兰语的处境时,王国璋认为,我国国语虽然是一个弱势语言,但不会像爱尔兰语一样。
“爱尔兰语的情况比马来文更悲观,现在年轻一辈很多都不会讲,但马来文的基层使用在马来西亚是很安全的。
“马来文的问题是在于国家一些政策如经济转型政策等,导致其语言无法在高阶的功能上发挥使用,从而无法继续往上发展。”
周美芬:大时代外交官律师 林碧颜是独立功臣
马华副总会长拿汀巴杜卡周美芬指出,英殖民政府在二战时期面对日军侵略的无能表现,促使我国已故女外交官及律师先驱拿督林碧颜意识到国家自主的重要性。
她在2014年第二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分组讨论里就其研究报告“从英王子民到土生华人-谈林碧颜的认同变迁”说,二战时期,英殖民政府在日军入侵马来亚半岛时落荒而逃,导致我国陷入黑暗的3年8个月日据时代,激发她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向来以英国为效忠目标的海峡华人心理,他们目睹紧急关头时被抛弃的残酷事实,赫然发现‘英王子民’不过是海峡华人一厢情愿的身分认同,英国从来就不曾把他们当做生死与共的国民。”
她指出,大时代的演变改变了林碧颜的一生,二战与日据时代打破日不落帝国在其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而战乱也导致她和丈夫离异,把她安心成为家庭主妇的计划打翻,进而再次回到英国继续考取大律师资格。
认识国父与敦拉萨
而她也在英国见证了英国工党与民主社会主义改革,接触费边社主义,加上期间认识了同期留学英国的马来亚精英分子,进而投入独立运动。
“她在重回英国期间认识了当时也在英国考取律师资格的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修读律师课程的前首相敦拉萨等人。”
她指出,1951年,林碧颜加入敦拉萨、“新加坡经济发展之父”吴庆瑞、前泛马劳工党主席莫哈末苏比等人,以带动和提升学生争取马来亚独立醒觉为目标而在伦敦成立的马来亚论坛。随后,林碧颜接任了论坛出版物《独立之声》的主席一职,开始涉及争取独立的运动。
从英籍子民转为娘惹
周美芬说,二战也使得她的身分认同从英籍子民转为娘惹。
“林碧颜身分认同的转变并不是只发生在她或她家人身上的孤立事件,而她不过是那个时代,其中一名经历类似身分认同变迁的海峡华人。”
主持人为华研副研究员何启才,其他学者包括拉曼大学中文系讲师方美富。
广加传播,槟宗祠风俗应拍成电影
著有《槟榔屿华人寺庙碑铭集录》一书的著名民间学者张少宽,希望槟城五大姓氏宗祠可以设法把他们的传统风俗活动,拍成电影广加传播以更有效地传承下去。
他在“宗词家庙研究的省思-以槟榔屿五大姓为例”专题演讲后对记者建议,五大姓氏可以把其传统活动如祭祀、风俗等拍成影片或电影,向大众介绍他们的传统文化,以更有效的让大家了解他们这些珍贵且特有的传统。
弘扬五大姓氏“我们要把这些元素发扬得更淋漓尽致。这么做不仅光宗耀祖,也可以达到传播华人传统文化的使命。”
另一方面,他也建议五大姓可以在宗祠举办传统文化表演,让游客得以亲身感受这些历史悠久的风俗。
他指出,槟城五大姓为邱、林、杨、陈、谢。同时也鼓励他们多做这方面的宣传,以延续祖先的传统风俗及华人文化的渊源。
主持人为华研主任詹缘端。
技职教育转型偏差 华资中小企业断层
马来西亚的技职教育转型令华资中小企业出现技职人才短缺和技术断层现象,限制了华资中小企业的发展。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数学与精算学系助理教授张运华说,马来西亚技职教育转型政策,即《2012年马来西亚技职教育大蓝图》和《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都是以马来民族技术经济为导向。
国立技职学院与私立技职学院的功能区分开,国立技职学院专注高科技高价值领域,而私立技职学院集中在低技术性的领域。
华社缺高科技专才
他今天主讲“转型中的马来西亚技职教育:从国家技职教育政策偏差看华社的困境”时,这么说。
技职教育偏差会造成华裔青年技术能力不足的直接影响,导致华社面临技职人才偏离高科技的领域,缺乏技术人才而影响华资中小企业。
尤其是在国家技术认证时代的冲击下,即使能保存华资中小企业,但没技术认证的业者还是需要借用其他族群的技术文凭才得以营业,形成另一种‘阿里巴巴’经营模式。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首选---广州通亚移民
(责任编辑:www.mm2hservices.com)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首选---广州通亚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