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马来西亚教育部新宣佈了8項解決马来西亚华小(中文小学)師資短缺的長短期的方案,如立即下放权力給華小校長聘请临教填补392教师的空缺和調走那些(约有100名)不諳華文的辅导老師。
副部長魏家祥称,八项方案中的5項是当即付諸于行動的方案,还有的3項是長期的方案,还需時間慢慢斟酌細節。
第一个方案是解決马来西亚国内目前華小師資的短缺問題,今年大马華小大约有1874個師資空缺位,现在已通過聘請临时教师解决了1482個空缺,现在还有392个空缺,现在教育部已经下放權力給華小校長,由其聘請臨教來填補空缺位置。
由马来西亚各州教育局負責帮忙協調,根據(各學校)的需要來聘請临时教师从而填補有關空缺的问题。
还有就是目前正在執教的臨教則繼續下去,直到有了合格的老師来填補他們的崗位為止。
这八项长短期解决方案已经通过教育部长的认同,副部长在马来西亚国会召开记者会的时候想马来西亚媒体宣布上述消息、
另一个方案是,立刻將马来西亚全国大約100名不具双語資格的华小的輔導老師,從華小調去國小。
輔導課是教導学校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如能讓具有双語資格的老師來完成的话,才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调走这些没双语资格的老师之后,华小校長可立刻委任一名校內資深老師担当学校的輔導老師,如有關空缺則也可以另外聘請臨教填補。
第三个方案,為了加强學生的英文和马来文的掌握能力,马来西亚教育部決定小學首階段(小学1年級至3年級)英文和馬來文科的老師,必须有英文和马来文的雙語資格。而第二階段(小学4年級到6年級),則由可以使专修英文或者是馬來文的老師來来教導。
增聘马来西亚華小組师訓講師
第四个方案是,比较小型的華小的英文和馬來文科目,須由具有雙語資格的老師來教導,因在这些小型的學校,一個老師可能要跨級別教導其他科目。
第五方案,立即調走大约20位不諳華文的社會研究學的老師,如留下了空缺同樣是由臨教填補。
上述是五个立即执行的方案,,另3項長期方案,分別是教育部同意增加教師的專業,即專修華文的教師,若在華小教英文或國文(马来文)的超過5年,也可以出席一項課程並獲得證書,以增加多一項專業。
大马教育部也認同,師訓學院(类似中国的师范学院)的中文講師需要再增多,因此教育部籲請有資格申請華小組師訓講師的教師提出申請。
教育部也決定錄取那些擁有華文資格的國立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学生,派往華小任教,只需教育部和高教部商量后再落實。
被詢及马来西亚教育部是不是因為马来西亚董總將于来临的周日舉行325马来西亚華教(华文教育)救亡抗議大會,现在宣佈上述8項長期和短期的方案時,他說:「這個讓人们自己去解讀,不论是在325前或后,一些方案,東西在報告教長之后,若認為可馬上進行的,就會作出宣布。」
同时他也一再強調,今日所做的是黑字白紙的宣布,是教育部的一項「決定」,不是一些「建議」。
「所以说这些方案一定會落實的,不要將马来西亚教育部长的宣布當作是一张廢紙,每個字每个方案都是在斟酌后才公布。」
(责任编辑:www.mm2hservices.com)